热门搜索:上海旅游 美女 上海国旅 2022世界杯 奥运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新闻 >> 内容

浙江等地现“无就业增长” 劳动力结构问题明显

时间:2013-04-12 09:26:07

  随着经济的逐步探底复苏,近期浙江部分民企的生产量、销售量、营业收入都开始有所回升,但是企业在岗职工数却并没有相应增长,出现了就业率增长比例不及G D P增长比例的“无就业增长”。

  技术进步产生的就业“挤出”效应、中小微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降低、劳动力结构长期失衡,多种原因叠加导致的“无就业增长”负面效应明显,应该引起注意。

  记者在位于浙江省建德市的一家螺丝刀企业了解到,公司年产值约为3000万元,近年来公司产值均维持15%以上的稳步增长,但是工作人员却从最高峰时候的600、700人减少到目前的300多人。

  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近期,杭州市工商联开展了“民营企业就业状况调查”,此次调查涉及的行业有建筑业、商贸业、传统制造业等,共涉及60余家企业。调查中所涉及的民营企业2012年比2011年产值增长的占42.86%,在产值增长的企业中在岗职工人数持平和下降的占20%,但在职工人数增长的企业中,职工人数的增长比例全部不及企业产值增长比例,有的还相距甚远。

  就全国范围来看,2012年年末登记的城镇失业率为4.1%,自2010年来连续10个季度保持不变,与之相对应,2010年、2011年、2012年G D P增速分别为10.4%、9.3%、7.8%。

  对此,杭州市工商联分析,经济的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率的同步增长,说明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机会低于以前。在“无就业增长”的情况下,财富将进一步向资本、土地拥有者集中,贫富差距不仅不能缩小,很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同时,由于国民所得没有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内需无法充分激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技术进步产生“挤出”效应、部分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劳动力存在结构长期失衡等多重原因,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情况严重,导致部分员工就业困难。

  目前,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期,经济发展类型逐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以前依靠劳动力的大举投入来增加产出的方式逐渐转变成依靠资本和技术的投入,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使得企业的用工需求大幅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负担重以致吸纳就业能力下降。浙江温州市集中了大量的皮鞋制造企业,记者近期在温州走访时看到,相较于往年的员工熙来攘往,很多制鞋厂都处于关门或者半关门状态。温州中小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说,目前温州大量企业处于减产停产状态,比例最起码也超过20%,很多小微企业陷入了招工不足、开工不足、效益下降、无力招工的恶性循环。

  此外,劳动力结构问题明显。杭州市工商联调研显示,有71.43%的企业反映中高级技术工人短缺,低技能劳动力过剩。

  专家表示,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人员的关注,中西部地区应做好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同时,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增加素质相对较低人群的就业机会,保障民生。

作者:佚名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西财简介 | 服务条款 | 法律版权 | 广告服务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西财网(www.xc07.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西财网观点|如有侵犯到您权利,请联系站长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请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苏ICP备17009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