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上海旅游 美女 上海国旅 2022世界杯 奥运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新闻 >> 内容

景区降价成游戏 地方景区地方定价是主因

时间:2013-05-02 09:46:04

  据《京华时报》报道,日前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优惠令”,各地景区纷纷打出“降价牌”。国家发改委4月25日在其官网上公布,“五一”期间,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1200余家景区提供优惠票价,整体降价幅度近20%。但记者调查发现,看似“含金”的优惠,在一些景区却变成了种种“含水”的“文字游戏”。

  析因

  集体涨价病根在于

  地方景区地方定价

  景区是公共的景区,公众有权利享受景区低价位惠民服务,这是公共景区的公益责任;可景区价格由当地物价部门直接审批,当然高价审批景区门票。尽管年年高层喝令“限价”、“不许涨价”,但地方多是“我的景区我涨价”,直接导致高层节日景区“限价令”搁浅。

  只要景区价格地方做主,门票价格听证制度也会成摆设。只有让风景区价格核定审批权上提,在制度化举行听证,风景区价格才能在节假日低价位惠民服务。当前,风景区门票定价权都下放地方,地市就有了最高定价的机会,各大景区就会在节假日采用最高价售票。实际上,各地所谓“景区涨价”,并不是法外涨价,而是法内涨价;也就是说,平时地方政府就已经把景区门票价格“最高定价”,只因为平时游客量少而采用折价售票;节假日采用“不折价售票”。游客投诉无门,告状无赢,原因就在这里。

  《旅游法》明确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但地方听证容易被地方利益绑架,必然折腾出“逢听必涨”。景区节日集体涨价病根在“地方景区地方定价”,如果把景区定价权上提至省物价部门审批,由省级物价部门根据地区消费水平,召开大众参与的景区价格听证会听证,就能制定出民众接受的门票价格来。景区五一门票降价成忽悠,国家发改委、物价部门、听证部门都要反思。 童克震

  质疑

  进二退一虚假优惠

  如此底气从何而来

  《旅游法》明确提出:“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应当严格控制门票和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上涨,拟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论证其必要性、合理性”。这至少表明了两个意思,其一,景区不是私家园林,也不是某些人群所有,而是属于公共资源。那么,既然景区界定为公共资源,又凭什么由景区自己说了算,说涨就涨呢?其二,涨价要举行听证会。既然要举行听证会,最有资格参与听证的人员是游客。如果任一景区要涨价,由游客来听证的结果又会怎样?现代社会消费者趋于理智,更趋于理性,绝不会出现游客参与听证会之后降价无极限的情况,而是至少会出现一个合理的价格。这个价格游客能够承受,景区也能够接受,如此以来才会使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趋于公平正义。可惜,这样的听证会还没有先例。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使景区把自己的管理范围当成了私家园林,又在自视为私家园林的基础上说涨就涨,如此一个涨价恶性循环,谁能挡得住呢?游客不可能挡得住,即便涨到千元门票,该游还得游,否则作为中国人不来此名景一游不好交代,也说不过去,因此只好忍痛割钱,到此一游。

  法律尚未挡得住,因为目前来看旅游法草案相关条款尚在审议当中,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规范相关条款是当务之急。然而,即便出台了相关禁止说涨就涨的条款,景区再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不一样仍然“照舅”吗?

  “用脚投票”或者“用脚听证”绝不是办法,因为旅游资源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是“刚性”旅游需求,管理者玩弄门票“进二退一”的假优惠实涨价把戏,反证了管理者以公共资源挟持游客刚性需求。独此一家、独此一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此票是我定,这种对公共资源的无法无天的霸占挟持,才是说涨就涨的病根。 李振忠

  提醒

  花招迭出的景点

  别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就在前几天,济源黄河三峡景区因推出“叫妈免费”活动,引来尴尬。一名年轻男子竟然带了五个“妈”去游览,他带的五个“妈”分别是亲妈、干妈、后妈、奶妈和姨妈,很多网友对这名带五个“妈”的男子大加鞭挞。透过问题看本质才是最明智的。这个小伙子会买不起五张门票吗?显然不是!这只是给玩文字游戏的景点上了一堂生动课。

  “门票经济”只是表面的繁荣,降低门票表面上看有损失,但是要看如何算透这笔账目,是死死盯着门票的高低,还是理智地算算大账?一者,门票的降低,类似于我们生意经中的“薄利多销”,在这种让利于游客的经营理念中,反而会因为人气的积聚,增加了门票的收入。二者,游客的来临会带来无形的收入,尽管这样的收入没有落进景点的腰包里,却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好处。“门票经济”不是一块肥肉,也早就该被抛弃,丢掉“门票经济”芝麻的小损失,必定捡来“人气经济”带来的连锁反应的大西瓜。

  真心为了游客好的话,很简单,无需搞这活动,那优惠,直接在节日期间降低些门票钱才是最实打实的。带“五个妈妈”逛景点尴尬了谁?看看谁的小脸更尴尬,更红彤彤就知道了!

  玩文字游戏的门票降价,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就是那几块钱和十几块钱就会形成蝴蝶效应。百姓的钱“金贵”着呢,一分钱也不愿意乱花的。别让一张小门票阻挡了地方财源滚滚的步伐。弄不好,这个小门票还会砸了“经济发展”的大场子!不信,节后问问一意孤行的“凤姐”就会明了。郭元鹏

  辩白

  优惠令掺水

  别只怪景区

  政府“优惠令”刚刚下达,景区就耍起了花招,真可谓“颜之厚矣”。“杀鸡取卵”、“阴奉阳违”等词汇也成了网友对此种行为的普遍评价。不过,景区花招迭出,难道只是景区一方的责任?我看未必。

  景区在“优惠令”上大玩文字游戏,这与节假日旅游高峰期不无关系。国民的旅游热情,仅仅靠少得可怜的“黄金周”才能得以释放。“黄金周”期间,国民旅游人次出现井喷式增长,而景区借这个机会,完全有底气无视“优惠令”,大肆涨价。这里面的逻辑很简单:普通国民每年也就那么两三次出游时间,但他们的旅游需求却是很强烈的,景区价格之于强烈的旅游需求,边际效应显得极其微弱,门票价格只要在承受范围内,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景区正是抓住了游客的这种消费心理,才有了“坐地生财”的底气。故而,景区耍花招,固然有其逐利冲动,但带薪休假制度难以落地,游客“集中式休假”,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景区“门票经济”的冲动。

  另一方面,仅靠临时性的行政手段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甚至,强制色彩浓厚的限价,还有可能引起市场型景区的逆反心理,将怨气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危害消费者利益。再者,将“限价令”、“优惠令”等行政手段强加在市场型景区头上,也破坏了市场自发调节的功能,导致“市场不是市场,公益不是公益”的混沌局面,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所以,景区“优惠令”含水,不能完全将板子打在景区身上。政府如何监督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地,如何制定长效稳定的旅游发展机制,才是整治景区乱象的治本之策。王言虎

  ■三言两语

  ●这些景区提前大涨价的根源大多都是规避《旅游法》制约,因为此法修订过后景区涨价就要“听证”,于是各大景区涨价花招频出。

  ——韩旭光

  ●不管哪一种涨价,都把游客“宰”的“阵痛”,也宰的心理“逆反”。

  ——刘致远

  ●据说,不少游客不爱惜景区,其中就有“赌气”惹的祸——让你老涨价!

  ——张建祥

  ●国家发改委等到景区实现大涨价后才喊停,各大景区意思意思降价一点,既给了国家发改委面子,又有坐地涨价暴利之效,不是对降价惠民的忽悠么?

  ——方量

  ●原本只有十元,然后涨到15元,在此基础上再行“优惠”到十元至十五元区间的价格猫腻,所有善于玩这种价格骗术的商贩,一概令人不齿,因为这只是一种障眼法。

  ——牛业窦

  ●既非明码标价,又非实事求是的说涨价,这不是骗术又是什么?

  ——吴俊丽

  ●《旅游法》刚刚出台“景区涨价要听证”制度,但这一制度同样能被地方操作成“逢听必涨”,与水价、电价、气价“逢听必涨”一样,民众还是笑不起来。

  ——李大名

  ●虽然国务院早在2008年就颁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但带薪休假制度难以落地却是现实。如此,民众就只好黄金周出游,这还不给了景区“痛宰一刀”的机会?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晨报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西财简介 | 服务条款 | 法律版权 | 广告服务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西财网(www.xc07.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西财网观点|如有侵犯到您权利,请联系站长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请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苏ICP备17009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