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上海旅游 美女 上海国旅 2022世界杯 奥运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快讯 >> 内容

医师“黑名单”,能否唤回“白衣天使”?

时间:2013-08-12 09:23:06

新华社发 商海春作

    跨国药企相继被曝行贿、福建漳州73家医院涉及药品回扣、陕西富平医生涉嫌卖婴……近期医疗案件频发,引发人们对医药行业的思考。中国医师协会8月6日至9日连发三文,谴责拐卖婴儿的犯罪行为,呼吁医生加强自律抵制药品回扣行为,并拟倡导建立医师“黑名单”制度。

    受访专家认为,药品贿赂案与卖婴案都涉及医德医风,严重影响医生形象,但要从根本上治理药品贿赂则更要完善医疗体制。

    药品贿赂:

    行业“集体舞”

    葛兰素史克(中国)采取直接行贿或赞助项目等形式,向少数医药行业组织、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福建漳州药品回扣案件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无一幸免”;赛诺菲被曝通过研究经费、现金报销、礼品赠送等方式,向70多家医院的500余名医生行贿,最为知名的大型三甲医院均赫然在列。

    “这些形式都是药品回扣的‘异形词’。”一位一线医生直言,这些几乎是惯性运作的常用模式,是行业的“集体舞”。

    山东一位市级医院医生透露,一个有处方权的内科医生一个月药品回扣能拿1万多元。而这些只占药品回扣的小头,60%至80%的回扣用于公关分管院领导、药剂科主任、器械科主任、药房等。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指出,虽然最近被曝的是外企,国内药企的情况并不亚于此。

    他指出,国内药企原创药少,难以凭产品特性来竞争,只能在营销等方面竞争。从这一点说,国内药企行贿可能更严重。跨国药企之所以可被举报、查证,恰是因为管理严格、证据充分,国内一些药企想查都找不到证据,更乱。

    体制“内伤”:

    扭曲的评价体系

    为什么“剪不断”医药行贿受贿的这条利益链?庄一强直言:“我们需要检讨相关体制。”

    一是体制没有保障医生的正当利益。庄一强指出,当前药品和检查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一大半,“以药养医”机制抹杀了医生的知识价值,导致人们愿意给药品器械买单,却不愿为知识与技术买单。从收受红包到药品回扣,从大处方到大检查,都与这种扭曲的价值评价体系密切相关。

    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孙启峰从业19年,每月从挂号费中提成仅十几元。“这对医生来说,知识太不受尊重。”

    二是不科学、不透明的药品定价机制给药品回扣留下了空间。目前药品定价主要由药厂说了算,缺少科学扎实的成本核算和调查,而厂家往往虚高定价,一方面预留出各环节的回扣空间,另一方面在“以药养医”体制下高价药医生更愿开,提成高。

    许多商业领域都有回扣,但药品回扣的危害更为人关注。它导致药价虚高,损害了患者利益,药品回扣费用一般占到药价的二三成;同时它也损伤了医院和医生的形象,使得少数人丧失职业道德,不以药品质量为标准来选择患者用药,而是以回扣数量来决定。

    彻底治理:

    刀不动在根上病就难除

    葛兰素史克案件、福建漳州案件都已查处,举报赛诺菲材料涉及的相关方也已明确,将开展调查。如果查实将绝不会姑息,严肃查处违法人员。

    中国医师协会受国家卫计委委托,承担对执业医师的考核。该协会在8月9日的发文中表示,建立“医师黑名单”制度,并且会建议所有的医疗机构不再聘用该医生。

    “这一制度对于个案有可操作性,但对医药贿赂这种普遍现象则会陷入尴尬。”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直言,“刀没动在根上,病就难除。切掉了这个疮,会在另一个地方长出瘤。”

    一位跨国药企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一般的处罚只是延长了药品贿赂的利益链。如果环境不变、条件不变,销售方式也难变。

    受访业内人士建议,要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医药贿赂事件,就要改革医疗领域的收入分配体系、加大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以及增强医疗领域的透明度。

    首先要取消以药养医,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让他们拿到与付出成正比的体面收入。

    其次,在提高收入的基础上,应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提高医生违法成本。如香港,医生一旦违法可吊销行医执照且难再入这一行业;在国内民营医院也没有回扣问题,因为一旦查到医生立刻开除。因此有关专家也建议国内增加“终身禁医”规定。

    第三,要规范医药企业和市场,促进药品研发、销售、流通等环节的公开透明;加大对药企的管控力度,科学制订药品价格。

    (据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链接

    上海核查“赛诺菲向医院

    提供研究经费”事件

    据新华社上海8月11日电(记者 仇逸)记者11日获悉,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已要求各医疗机构核查“赛诺菲向医院提供研究经费”事件,并严格规范药品采购等相关工作流程。

    近日有媒体报道,赛诺菲公司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多家医院、医生“提供研究经费”,此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据称事件涉及上海24家医院、158位医生,经费62.5万元。

    在爆料人向媒体提供的材料中,集中反映了赛诺菲公司的两种药物“安博维”、“安博诺”的销售及医生获得所谓研究经费的情况。业内权威专家告诉记者,这两种药品均为降压药,多用于心内科、神经科、老年科、中医科等病患。“希望展开彻底调查,药品上市后临床监测实验并由企业支付医院费用是通行做法。究竟是研究经费还是变相行贿,关键在于经费是真的用于科研还是销售药品的好处费。”这位专家说。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日报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西财简介 | 服务条款 | 法律版权 | 广告服务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西财网(www.xc07.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西财网观点|如有侵犯到您权利,请联系站长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请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苏ICP备17009344号]